主备教师 | 备课时间 | 上课时间 | ||||
课题名称 | 诗配画 | |||||
课 时 | 1课时 | |||||
课时目标 | 1. 感悟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的意境,用水墨画的方法画出诗的内容,表现诗意。2. 复习用笔用墨基础知识,巧用笔墨技巧,理解诗意,用水墨画的形式来创作画面。
3. 激发学生热爱优秀的祖国传统文化,体会诗画同源的意境美。 |
|||||
教学重点 | 熟练掌握笔墨技巧,利用传统水墨技法表现风景诗句。 | |||||
教学难点 | 巧用笔墨,理解诗意,两者结合。 | |||||
学情分析 | 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一些中国画技法和积累了很多古诗,通过古诗的学习对其意境的描写也有所了解,这节课正好可以把这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。 | |||||
教学准备 | 课件,水墨画工具材料,熟读小学生语文课中学习的古诗。水墨画工具材料。 | |||||
教 学 过 程 | 修改栏 | |||||
一、 组织教学:师生问好!
二、 猜谜引入新课: 同学们!老师知道你们喜欢古诗吗? 生:喜欢! 老师这里有两张图片,看看谁能根据图片的内容猜出古诗名并背诵出古诗内容? 师出示课件图片(《咏鹅》《锄禾》) 生:…… 引导提问:你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古诗名及内容呢? 生:因为画面很形象的表现出了古诗的内容。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完成对范画的自我欣赏和自我评价,并且形成初步的审美观。 导入:今天我们就来给熟悉的古诗来画一画漂亮的画面好吗? 板书课题——古诗配画 三、新课部分: 1、创设情景,激发兴趣: 当你读到一首好诗时,眼前往往浮现出动人的画面,那就是你感受到诗的意境。只有耐心品读、背诵,才能品出其中的甘醇。 老师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首熟悉的古诗。(课件出示“咏柳”两个字。) 那一个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首古诗的作者及内容呢? 生:【唐】 贺知章;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。 如果把《咏柳》这首古诗给画出来的话,你首先要知道什么内容? 生:首先要知道这首古诗的大意是什么! 2、学习古诗大意: 师领学生分析翻译古诗《咏柳》,并出示古诗大意。 ⑴ 柳:垂柳。 ⑵ 碧玉:碧绿色的玉。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。 ⑶ 妆:装饰,打扮。 ⑷ 一树:满树。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。 …… 现在我们知道了《咏柳》这首古诗的诗意,(师出示前两句古诗“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。”)如果现在让你给古诗这两句配上一幅画的话,你认为哪几个词最关键,最重要? 生:柳树、柳条、柳叶。 课件提示。 3、精美图片欣赏: 师:大家找的既快有准,为了更好的完成作业,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组精美的图片,我们一起来欣赏吧!欣赏图片前老师要提两个要求。(师出示欣赏图片要求) 要求:(1)、注意观察垂柳的样子,思考怎样用毛笔表现。 (2)、注意观察风中的垂柳,思考远近柳条的深浅变化。 播放图片,师生一起欣赏图片。 4、传授柳叶的绘画方法:注意表现出在微风中飘动的柳条! 5、教师范作欣赏,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: 画柳叶:用中锋运笔,快速下笔,一气合成。注意墨块的轻重、浓淡。 学生欣赏教师古诗《咏柳》配画范作。 四、活动内容: 我们知道了古诗的大意,这是一首咏物诗,通过赞美柳树,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。我们不仅要表现出柳树之美,还要表现出春天之美! 师出示课件“活动内容”指名学生读。 1、活动内容:为古诗《咏柳》配一幅漂亮的画。 2、活动要求: (1)、表现柳叶、柳条。 (2)、注意柳条、柳叶的近大远小、前后遮挡关系; (3)、添加背景,表现春色。 启发:诗境是基础,塑造绘画视觉形象是关键,善于运用笔墨表现。 4、学生作业 ,画是有形的诗,诗是无形的画。你能将所学过的描写风景或古诗,用笔墨再现吗? 五、佳作讲评: 今天你们表现的都很棒!作业也很漂亮! 六、总结: 古诗把色彩美,画面美,意境美与语言美融为一体,“画中有诗,画中有情”它闪耀着美的色彩,希望同学们能用心学习,品读古诗,感受古诗文化的神韵和魅力,把祖国的古诗文化发扬光大。
|